《3·15以案說險》別被“一口價”黃金坑了 |
時間:2025-03-15 20:55:13 來源:武進新聞 作者:陽湖網 |
|
近年來,隨著金價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黃金市場逐漸火爆,由此引發(fā)的消費糾紛也不少,其中“一口價”黃金是焦點問題。那么,在“一口價”黃金銷售中,有哪些隱藏的套路陷阱呢?來看《3·15以案說險》。 【節(jié)目回放】 徐梅:我認為這個一口價就是一個騙局,因為他在沒有完全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,如果你跟他說,大約價格在1000塊錢左右一克,我認為沒有人會傻到去買這個東西,如果我買克重黃金的話,這個錢大約可以買10克,但現在的話,我的東西只有5克。 徐梅告訴記者,男朋友在他們戀愛紀念日時,花5000多元給她買了一條黃金手鏈,她收到后,發(fā)現手鏈拿在手里輕飄飄的,一點份量都沒有。事實上,在“一口價”黃金上,感覺被忽悠的消費者不在少數。有人花費一萬余元,買到的“一口價”金鏈重量不足8克,單克價格是黃金基準價的近兩倍;有金店承諾購買“一口價”產品后,可以置換新款,但置換時要求并不低。 【非正常拍攝】某金店工作人員:有要求不能平換的,比如說你十克舊換我十克新的,沒有利潤肯定不能做。
某金店工作人員:必須要換到30%加工費,哪有不貼錢的,那公司做什么。
記者:一口價是怎么換的? 某金店工作人員:反正都是要貼錢的,你不管怎么換。
購買金飾時,大家常常會面臨“一口價”和“克重”兩種計價方式。當前,如3d硬金、5g黃金等采用特殊工藝制作的金飾,或是鑲嵌其他珠寶無法通過稱量計價的金飾,往往按照“一口價”銷售,而采用傳統(tǒng)工藝制作的足金飾品、古法金,則通常按照克重計價并收取加工費。 記者從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管局了解到,2024年共收到有關黃金飾品的糾紛351件,其中主要集中在“一口價”黃金上,很多商家故意不告知黃金飾品具體克重和換購限制條件,消費者購買時“一口價”,換購時則按克重計算。市監(jiān)部門提醒,黃金飾品有一定的特殊性,無論是按件賣還是按克賣,商家都不能隱藏甚至隱瞞,消費者也應詢問清楚。 區(qū)市監(jiān)局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工作人員
仲水晶:了解計價方式,明確黃金飾品是按克計價還是按件計價。關注克重與純度,一定要向商家索要正規(guī)發(fā)票或交易憑證,并確保憑證上注明商品名稱、規(guī)格型號、重量、計價方式、價款等必要內容。 編后:“一口價”黃金
“真香”還是“真坑”? 近年來,“一口價”黃金首飾因款式新穎、工藝精美而受到追捧,但背后隱藏的“坑”也不容忽視。實測發(fā)現,若折算成克價,“一口價”黃金價格明顯高于黃金市場價,這對于有保值增值需求的消費者來說,顯然并不“劃算”。而且一些金店推出黃金置換的活動,承諾可以免費更換黃金首飾,但是商家不會做虧本生意,這種黃金以舊換新置換通常是克金換件,導致重量縮水、含量降低,價值下降??偠灾徺I“一口價”黃金需謹慎,不要被華麗的表象迷惑,理性消費,避免掉入“美麗陷阱”。
|
|
|
|